文章开始之前,想请大家做一个选择题,你最喜欢谁的英音?

 
如果你也想练就一口标准的英音,那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外研随身学开设了一门口语练习课程《口语康复中心》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来自名师带来的口语节目,学习最标准口语的发音;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练习自己的口语并得到评分哦~

今天,我们请到了2012—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主持人,2011“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最佳语音奖获得者,台湾超视《金头脑》两岸学生知识对抗赛冠军同学来谈谈标准英音应该如何训练。
英音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整个英国从南到北,从街头到白金汉宫,都分布着各有特色的“英音”。这里说的标准英音,指的是Received Pronunciation。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广泛用于牛津和剑桥的口音,也是早期BBC采用的口音,因此可以说它是“标准英音”了。
标准英音听起来很正式,很体面,也很暖,现在逐渐也有一股学习英音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练就一口标准的英式口音,那么,如何“修炼”呢?
 
下面,给同学们提供3条干货建议。
创造环境
第一条建议的关键词是“环境”:想要学习英音必须有一个英音环境,没有环境就自己创造环境。
这里就要提到我当时走上英音道路的经历。我比较喜欢交朋友,在小学时我家那里外国人比较多,因此也有比较好的英文学习环境。
 
最初我的老师、朋友多为美国人,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英国人开始多起来,渐渐身边就都是些英国人。一段时间后,一个美国人跟我说我的英语很cute,我感到有些惊奇,因为并不知道英语这东西还分cute不cute。那时也是第一次知道英文有“高低”(这是个比喻,并不是说其他的发音更“低”),之后便开始重视自己的口音。
 
“环境”对人很重要,如果你身边有很多英国人,多跟他们聊聊天。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想培养出英音就不需要在技巧上费心了。英音acquired以后,再参考剑桥词典把自己的单词发音精修一下就可以进击Received Pronunciation了。
高中伊始,我便离开了家,用英语的机会骤减到零。一段时间后感受到了相当大的变化:嘴变笨了。上了研究生之后虽然一直都在说英文,但无奈除了一门课的教师是英国人,其他都是美国人,口音很容易受到影响。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过一系列的补救措施,现在看来,比较行之有效的就是“听剧”:把选好的英剧转换成MP3格式,每天保证听一段时间。剧的选择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我比较常用大卫·卡梅伦的竞选演讲、休·格兰特的电视采访和1980年代BBC推出的喜剧Yes, Prime Minister来“磨耳朵”。
建议大家反复听同样的东西,当时卡梅伦的一段9分钟的演讲我就听了整整一学期。反复听同样的东西比较有利于听到细微之处,而口音这东西也是在细微之处见分晓的。
注意细节
你有没有发现,每个国家的人说英语都多少带点儿那个地域的特色:日本人的英语、韩国人的英语,也包括中国山东英语、东北英语等等都是如此。
 
结论很容易得出:说英文之所以会不标准,跟大家无比熟悉汉语有很大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声调上,也反映在发音上。声调很难描述,现在就说说发音。
 
学习标准英音一定要注意两类音:一是中文有而英文没有的,二是英文有而中文没有的。
 
后者比较容易理解,比如th的音、l在单词中间和结尾的发音等等,都是中文当中没有的。前者是很多人都没注意到的。比如说中文中的“哦”音,在英文中就是没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英文的时候很容易自作主张地把一些听起来像中文某些发音的组合发成中文的音。还是说“哦”的读音,英文单词focus的fo段,如果查看音标会发现那是一个“呃”和“唔”的组合音。因为听起来比较像“哦”,所以很多人就直接处理成“哦”的读音了。
 
另外,大家还要注意在中文中没有区分,但是在英文中有区分的音,比如fun和far里面的两个“啊”——

由于中文只有一个“啊”,我们在学英文的时候便容易忽略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些音往往会成为大家的瓶颈,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很努力但就是没有突破,经常就是这些很难注意到的地方在搞鬼。
 
多说
 
多说非常重要。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比起中文,说英文时有个显著特点:嘴部肌肉起的作用比较多。这种作用并不只是嘴形大小,而是说嘴部肌肉需要时刻保持under control。
 
一定要多说才能让肌肉保持说话所需的发达度。因此,对于比较少有机会开口讲英文的同学来说,“晨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很有必要的。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注意力在哪里——嘴。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嘴部功夫下足了,发音自然也就标准了!读东西没必要刻意挑选材料,只要能让你张嘴说话,也就足够了!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