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英语教材文本与活动设计——案例与分析

理解英语教材文本与活动设计——案例与分析
304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价格 ¥280.00
学时 18.0
学时 18.0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教材文本解读与活动分析

2、文本解读

2.1 解读内容:

建议:解读内容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层次,要分层。不要为了解读得复杂而复杂。基本内容,基本信息,及基本结构。以便于在工作中能找到更好的抓手。

第一层次:主题

首先关注的是这个单元,这个课,是什么主题。

主题体现了谁与谁的关系。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

本课的主题,制作奶昔,就是人与物: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这种主题,作为教学来讲,我们与外部怎么进行互动。自然这一课,就会涉及到很多的动词。我们就是施动者,我们把什么变成什么。就会涉及到语言

我们把什么变成什么,就会有原材料。

 

第二层次:

依托这个主题,关注话题与功能

具体落在什么话题上?期待学生理解什么?

交际上涉及什么功能?期待学生能做什么?

这课落在饮食上,期待学生理解

目标在section a 里有很清晰的表达。 describe a proess; follow instructions. 如果关注到这个了,就会比较清晰教学目标。

 

功能:首先是proess; 还涉及到计量,有数量的语言功能;注意到这些,教学思路就会更清楚。统一在这个话题上,人对物怎么施加影响。

经过这些梳理,具体的教学步骤的目的就清晰了。

 

第三层次:素材

老师们在解读时,最终会落在素材上。

符号、概念、命题(事实、观点)

符号:概念,学生在结语中已经非常理解。

反思:是不是对素材解读得不够,导致教学过程复杂。像香蕉,学生已经可见字理解其意,进行符号学习即可。

像80年代,没有pizza店,学生没见过,怎么也记不住。当老师说“馅饼络反了,馅露在外面了”这就是概念解析,学生就立刻明白了。

命题部分,本文素材不含观点,(一般一个信息所承载的,不是 事实,就是观点。这课主要是事实,没有观点。故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

 

总体来看,

首先关注主题,话题落在哪?素材来讲,哪些落在符号、概念、及命题中(事实、观点)

 

2.2 解读语言:

第一层面:知识

*文本材料涉及到什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重音、语法、语篇等)?

第二层面:技能

*文本材料呈现的形式是什么(输入型、输出型、混合型),如1b(听)和1c(说出课程), 两者合在一起就是混合型。

第三层面:策略

学习策略突显学习效果,解读文本的同时要关注文本透露了什么策略。

什么是注意?哪些地方突显了学生注意的问题?即需要学生关注到特殊的语言现象,引发思考。如1a中的文本跟图,图本身给了各动作展示,下面也有文字,学生要了角其中的关系。

 

什么是加工?学生在学习过程要使用语言。1b, 1c希望学生在活动里加工语言的过程,把其展开,以不同形式对其反复加工。

什么是记忆和提取?1c,告诉同伴怎么做奶昔,回忆的过程,就是提取的过程。58页的2d,role play对话,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这种活动怎么描述应该已有记忆,在此过程中进行提取。

 

总结:内容上三个层次:主题,话题与功能,素材。

语言:语言知识,语言词汇语法语篇

技能,输入输出。

策略。哪个阶段注意什么,是注意?加工,还是记提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