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本解读与活动分析。
老师面对困难:无抓手,
帮助老师梳理基本框架,了解如何进行文本分析,提供较好用,管用的方法。
原则:操作过程中,确保操作的框架比较简便、易行、高效、实用。
注意:不要只作文本解读而不关注教材设计的活动所指向的语言学习目标。(通过怎样的具体活动来达成?)
具体案例 - 概述-文本解读 - 活动分析- 总结
模块结构:
问题情境
内容讲解
案例学习
实战练习
以上每个要点大约15分钟.可依据自己时间进行学习。
结构主要围绕提出问题,解读,案例,再实战。高效,多案例。做中学。希望能容易地迁移到工作中。
小学4个案例,(外研2,人教1,北师1)
初(外2 人1,外版1
高(外1,人3,外版1)
模块一:概述
问题情境 - 人教 go for it. 八年级上unit 8 p57-58
q:
文本中包含了哪些内容?又涉及了哪些语言(特征,现象)?
内容为如何制作香蕉奶昔,过程细节。
语言有方式提问(如何制作)及数量提问常用句型(how many, how much),祈使句(制作奶昔剥水果及其它步骤的动词(短语)、描述制作过程。
教材提供了哪些活动?每项活动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不同的活动是按什么顺序呈现的?
活动有1、热身(看图说话,猜测香蕉奶昔制作的动词(短语);2 排制作顺序,目标为依此了解制作细节;3 口头向同学介绍制作过程(对语言学习的初步输出)
4 听力输出,这一过程把材料成分及用量巩固好。5. 结队活动,以制作水果沙拉作情境,进行问答。6 角色扮演(罗宋汤)目标为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