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建议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建议
2161人加入学习
(15人评价)
价格 免费
学时 2.0
学时 2.0
学习有效期 90 天(随到随学)
会员免费学 加入学习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就是要不断修养自己。

 

一、理念:

1.误区:

  混淆语言和言语的功能

      语言是工具,言语则不同,说出的话就有价值导向、意识形态取向。教材中出现的不是语言,而是表达作者的话语,是一种价值体系,语言课程必须具有育人功能。

?思考:中国人学*外语的目的是什么?是作为工具,用来学*世界上最新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只是,用来讲好中国和世界故事的工具。

 

  混淆了专业课程教育与外语技能训练

       大学四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接受专业各门课程的学*。外语专业不仅要强调语言技能训练,也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学教师不仅是语言技能训练者,应该是从事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

 

陈毅同志的讲话(1961年)

要重视政治,也要重视业务,没有不结合政治的专业,也没有不结合专业的政治。

 

 

 

 

 

 

 

 

[展开全文]

: language competence

learning competence

critical thinkiing competence

creative competence

cultural competence

collaborative competence

关键能力=(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情感品格*自我管理*(+、-)价值观

核心知识和技能=基础

情感品格/自我管理=效力/效率

价值观=方向

不具有生成能力的指示: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性格:自信,乐观,开放包容,坚毅正直,求新好学 

自我管理:

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调节

核心价值: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展开全文]

 

价值观---方向

效力---情感品格

效率---自我管理

[展开全文]

学生如果对老师不尊重 无法学*

 

 

 

 

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

1. 误区

语言符号系统的功能(没有阶级意识形态服务)

个人:交际,思维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

课程与语言 价值判断

 

具体化:怎么去做 (认可之后要可以做)

 

专业学*和道德教育相融合

 

全人教育关键化成为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读完就学好了

 

 

[展开全文]

 

思政教育对接能力培养:

1.语言能力

2.学*能力

3. 思辨能力

4. 文化能力

5. 创新能力

6. 合作能力

情感品格培养:

自信谦虚

自我管理:目标时间管理

价值观:友善

           互相帮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