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建议——文秋芳
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
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理念的建议
外语课程思政的误区:
混淆了语言和语言的功能(从个人层面讨论语言功能:语言是交际的、思维的、思想的、人生斗争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资本;国家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安全价值)
混淆了专业课程与外语技能训练:
大学四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外语专业只爱那个吊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只能算是语言技能训练者,而不是高校教育者。“要重视政治、也要重视专业技术”
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
外语课程思政功能要具体化(可操作化)
全人教育说、关键能力说
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
外语学科的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文化能力、合作能力
外语课程的思政功能必须内嵌在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中:
知识(语言本体知识:语音、语法、词汇、语用;语言承载的知识)
面临的挑战(知识乌鸦、人生有限;课堂教学/学习时间有限)
应对挑战的策略(学习语言中具有无限生成能力的知识;对于不具有生成能力的知识,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技能(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非语言技能:表情、手势等)
面临的挑战(知识转换为技能需要大量时间练习;课堂教学实践有限)
应对挑战的策略(选择性地将部分知识转换为技能;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转换成技能的方法)
情感性格:自信谦虚、乐观开朗、开放包容、坚毅正直
自我管理、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调节
核心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每种关键能力=核心知识+核心技能
关进能力内在要素在教学中的关系:语言知识和技能及时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又是培养其他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
落实外语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人:教材编写者、外语教师
目标要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