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 by Design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师,既要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提升教学成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合一、教研一体”。“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我国当前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目标,也是众多高校教师的职业追求。而今在国内,依然有很多外语教师困惑于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如何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如何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等问题。
面对老师们的这些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鲁新教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学习者、研究者、教育者、终身学习者
首先,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是一名学习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进而才可以成为一名研究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下一步目标是成为教育者,最后升级为终身学习者。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研究者呢?
杨鲁新教授的原则是:“宁拙毋巧,兼容并蓄”
在学术研究中,杨老师提倡高校教师要秉承“宁拙勿巧”的原则,宁追求古拙而不能追求华巧。对待学术研究应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宁朴勿华,不企图走捷径,脚踏实地地钻研科研项目。同时,杨老师强调应该将“兼容并蓄”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学术研究中,兼收各个学科及领域之精华为己用,助力科研!
跟杨鲁新教授近距离学习的机会来了!
10月10日晚20:00-21:00,Unipus教师发展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鲁新老师一起探讨“如何成为外语教育研究者”。届时杨老师将结合自己留学加拿大期间的经历,分享如何进行科研探索,开展研究,如何就科研问题与导师沟通从而完成科研目标并实现自身成长,旨在与大家分享“宁拙毋巧,兼容并蓄”地做一名合格外语教育研究者的点滴经验与心得,鼓励广大一线外语教师坚定的投入到自己的科研之路中。
跟随杨鲁新教授,开启你的科研之路!
主讲专家
杨鲁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职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语言学领域博士,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英语教师培训专家,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等知名国际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外语教育、外语教师发展、外语写作教学及学术读写能力发展等。
讲座时间:2016年10月10日(周一)20:00-21:00
讲座形式:微信群免费语音讲座
报名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Unipus教师发展官网微信公众号(ID: Unipus-teacher),后台回复“报名”即可。
杨鲁新教授第一期语言讲座回顾
2016年6月,杨鲁新教授第一期免费微信语音讲座广受好评。22个微信群在线同步直播,8000名教师共同聆听了杨教授 “Doctoring Yourself: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精彩讲解。在讲座中,杨鲁新教授发自肺腑的感悟、十年磨砺的经验使老师们感同身受;她对教学法的阐述,更是令徘徊在教学与研究之路上、困惑于如何结合理论与实践、如何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的老师们豁然开朗。(PS: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以查看第一期语音讲座干货视频哦!)
课前预习!
为了让大家听讲座时能有更直观、具体的概念,我们准备了“预习材料”:由杨鲁新教授撰写并发表于Graduate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的"Doctoring Myself: Observation, Interaction, and Action",其中详细记述了杨老师从教学遇到瓶颈,带着问题身赴异国求学,在挑战中成长,学成归国后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不断实现突破的一系列真实经历和感受。
这篇文章是杨老师多年来求学和教研的经验总结,请大家尽快下载,并在讲座开讲前抽空阅读。相信读完后,你会更期待10月10日的讲座。
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第一期语音讲座干货视频,下载预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