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向国际和职业交流的作为外语的英语及专门用途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EFL and ESP Writing for Global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23日-9月25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目前,国内外130多所高校20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交流论文,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会议有关内容,做好参会准备,获得更大收获,我们将利用会议召开前的这段时间,陆续以“会议专题预告”的形式进行介绍。

在此次会议“写作教学与研究工作坊”专题,将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梁茂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贾国栋教授、吉林大学战菊教授等带领的研究团队与参会者分享他们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今天向大家介绍战菊教授主持的工作坊和研究团队。

工作坊之二:新时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多元探索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的颁布,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如何把握新时期教育变革的机遇,强化写作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丰富资源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院长战菊教授将主持专题工作坊“新时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多元探索”,通过呈现吉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团队的特色写作课程,展示新时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多元探索,并与参会教师交流和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工作坊将由战菊教授、张凤娟教授、林娟老师、董晓宇老师、许春燕老师五位主讲人,从写作课程设置、团队建设、教学探索、科技运用等角度进行介绍。以下为工作坊的主讲人简介以及主要内容介绍:

战菊教授、张凤娟教授:吉林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体系介绍

战菊教授

英语教育博士(PhD),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二语写作、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师发展。

 

应用语言学博士,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二语写作、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师发展。

战菊教授和张凤娟教授将从写作项目管理(writing program administration)角度出发,介绍吉林大学英语写作课程发展、教学探索、以及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介绍吉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团队如何在调研当代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利用高等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提供的多样化资源,在二语习得和写作教学前沿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多元化多模态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发展。

林娟老师:以“个性化、靶向性、人文性、趣味性、互动性”为特色的英语写作慕课建设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二语写作与英语教育。

林娟老师的报告将从写作慕课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慕课的开发、制作与运行。主要通过以《大学英语过程写作》慕课为案例,来展现慕课从制作到开设的整个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探索慕课教学如何有效地与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董晓宇老师:基于过程体裁法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探索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讲吉林大学过程英语写作核心选修课。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写作教学、写作教师发展等。

 董晓宇老师主讲内容将围绕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为教学目标,以“体裁过程法”(Genre-based Process Approach)为基本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为主体活动的教学原则的吉林大学过程英语写作核心选修课展开,详细介绍基于体裁的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实践,并分享在每学期为期十周(30学时)的写作教学活动中,通过读写结合、同伴互评、合作写作等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及互助合作能力的具体实践,共同探讨大学英语写作的有效教学方法。

许春燕老师:以混合教学和研究型学术写作为特色的中美合作在线英语写作课程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博士,师从吕明臣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语用学、第二语言教学。

许春燕老师的发言将围绕中美两所高校开展的跨洋互动写作教学实践,就课程设计、授课模式、授课内容、授课效果等与参会同行分享。发言尤其关注在跨洋互动过程中,中国学生作文呈现的语言特征,考察中国学习者作文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变化,说明跨洋互动在线授课对学习者语言特征的影响。

本工作坊建议阅读文献

1. Badger, R. & G. White. 2000. 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ELT Journal, 54(2):153-160.

2. Doherty, I, Harbutt, D. & N., Sharma. 2015.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a MOOC. Medical Science Education, 25: 177-181.

3. Hyland, K. 2003. Genre-based pedagogies: A social response to process.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2(1): 17-29.

4. Liu, Y. M. 2015.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wave of MOOC. 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9(3): 23-27.

5. Long,M. H. 1996.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W. C. Ritchie & T. K. Bhatia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413-468.

6. Morris, L. V. 2013. MOOCs,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quality.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38: 251-252.

7. Skehan, P. 2009. Modelling second language performance: Integrating complexity, accuracy, fluency, and lexis. Applied Linguistics, 30 (4): 510-532.

8. 陈坚林,2015,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外语电化教学》(161):3-8。

9. 韩金龙,2001,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外语界》(4):35-40。

10. 黄坚、李梅,2015,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实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 55-59。

11. 秦晓晴、文秋芳,2007,《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 王初明,2007,论外语学习的语境,《外语教学与研究》(3): 190-197。

13.    王秋月,2014,“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上海教育科研》(8): 15-18。

14. 卫志民,2015,“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1): 78-84。

15. 郑超、杜寅寅、伍志伟,2013,《中美学生英语跨洋互动行动研究与语料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