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启动于2002年。15载春秋岁月,从大赛中走出过形形色色的英语“学霸”,当他们站在领奖台上面对全国的英语爱好者时,他们的老师、学校也为之欣喜。在今年的大赛中,我们采访了几位颇具代表性的指导老师,一起来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时丽娜

2015年,复旦大学同时有两位选手从地面赛场和网络赛场胜出,晋级全国决赛,最终创下双亚军加最佳语音奖的历史新纪录。这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时丽娜老师和同事的付出。每年从校园初赛到全国决赛,时老师都亲力亲为参与其中。这些都源于她对英语演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

针对大赛四轮赛制,时老师也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方法:四轮赛制每一轮各有特点,需要采取相应的训练对策。第一轮为定题演讲,因此赛前除了需要不断雕琢演讲稿,还需要全面准备问答环节,不仅需要事前逐字逐句提问,备好几十个问题预案,而且随着比赛的进行,需要根据评委现场提问的角度和方式进行归纳分析,对已有的问题进行不断扩充、及时更新,持续演练。第二轮为即兴演讲,准备即兴演讲的最佳方式是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维训练、连续的演讲呈现和跟踪问答挑战,加强学生即时组织思想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潜力。这一过程必须持续不断而且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和难度,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维持在一个活跃和开放的状态。进入到第三、四阶段之后,从解题到写稿、从改稿到背稿,再额外准备其他选手的问答以及评委的辩论环节,这对师生的脑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需要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综合运用定题和即兴演讲的训练方式。

时丽娜老师还提到:除了赛前个别密集培训之外,学校也会增加讲座制、导师制、人才库、演说家之夜等各种辅助培训方式,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她眼里,能为学生做这些是种享受,因为“看到学生得奖比我自己得奖还要开心”! 

演讲大赛让我找到了自己——单理扬

与6年前不一样,今天再次回到赛场的单理扬已经是一名指导老师。提及赛前的准备,她认为“填充式”的演讲是比赛的大忌讳,作为指导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选手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是演讲当中最可贵的东西。

我们翻阅历年来参加比赛的选手信息,发现大部分选手都是低年级学生,那没有生活阅历的学生如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表达?在这一点上单理扬也有自己的心得,不断鼓励学生参加演讲及辩论等比赛,在比赛中“摸爬滚打”,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在她看来,比赛不仅能够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重新定义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心所认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正是今天许多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急需的东西。

回首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单理扬表示虽然现在她不能再以选手的身份参加,但还是会坚持每年加入到比赛中来,或是主持或是带队或是海选。可以说 “外研社的经历将会伴随我一生,它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也它给了我很多人生自信,让我在参赛中发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未来她也期望自己能够继续扮演指导老师的角色,开设公共演讲课,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其中。 

来这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沈麟

每年比赛,我们往往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不仅有多次来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有指导老师。今年是贵州大学沈麟老师带学生参加大赛第七个年头,在他心里,已经对“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怀。

回首这次与学生的大赛之路,沈麟老师觉得更加“艰辛”。进入期末阶段,不仅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老师的工作量也在增加,能够聚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微信”成了大家一起学习的平台,在周末、在晚上,都尽量挤时间一起进行现场模拟、提问训练。提到学生的勤奋与努力,沈麟老师表示“思辨能力”是英语人才必备的素养,两位学生都非常有想法,不论是选题还是内容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虽然这次两位同学止步于第一阶段,但在沈麟老师看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学生能够进行学习交流,老师也会得到启发。回到校园里,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相互分享与成长,“这是我们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经历”。  

大赛举办至今15年,在舞台上留下足迹的学生成千上万,而陪伴他们走到今天的也是这些辛勤付出的老师,借此我们也要向这些老师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