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已走过16载春秋。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覆盖面最广,且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权威英语演讲类赛事,可以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代表了中国当代大学生最高的英语水平。

 

16年来,有数千所高等学府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展露锋芒,向全国高等外语界乃至海内外观众展示了自身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建树。其中,自第一年起就从未缺席过演讲大赛的复旦大学可谓硕果累累——曾斩获全国决赛一个冠军、三个亚军、两个季军,以及多个一等奖和上海赛区冠军的优异成绩。 

 

十几年来,作为复旦大学主要负责这一赛事的选拔、培训、指导和带队教师,时丽娜老师亲历了该项赛事从开创、发展到创新的全过程。今天,小编很荣幸地邀请到时老师来为大家分享复旦大学英语演讲人才选拔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时丽娜老师

时丽娜,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2016“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季军指导教师,2011、2015“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亚军指导教师,2002年起担任各类英语演讲、辩论赛事指导教师。复旦大学上海市精品课程《英语公众演说》主讲教师,复旦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中心指导教师。

 

复旦大学英语演讲人才选拔及选手培训

 

英语演讲人才选拔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每年于5月公布赛题,复旦大学一般在6-8月进行初步报名,9月中旬进行大规模校园选拔赛。选拔一般分为两到三轮。第一轮为定题演讲加问答,按比例选拔一定数量进入第二轮。第二轮采用上海赛区一贯的赛制,即三分钟即兴演讲加问答,台上准备时间一分钟。如果最终人选依然难以定夺,则进一步缩小范围进行第三轮选拔,形式为三分钟即兴演讲加五分钟挑战。

2015演讲大赛亚军倪侃,指导老师为时丽娜老师

在人才选拔方面,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语言应用能力是最根本条件。同时考量的还有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知识储备,这可以说是比赛胜出的决定性条件。此外,学生的综合实力和舞台经验也是强大的助推力和有效的催化剂,往往能使前两个能力得到充分甚至超常发挥。最后,学生优秀的人品则不仅是师生和谐相处、密切合作的重要前提,更是学生得以服众和出众的试金石。可以说,复旦大学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的一系列优异成绩与历年来的人才选拔与培训机制密切相关。

 

演讲大赛选手培训

校园选拔结束后,紧接着便是紧张的备赛阶段,主要集中在10-11月份,基本保证每周2-3次集训,每次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以师生一对一为主,同时兼顾一对多、多对多等形式,交替进行。2014年以来,“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在地面赛场之外开辟网络赛场,因此集训也增加了新的内容。无论是录制上传视频、检测网络设备、选择拍摄地点、调试灯光明暗、使用摄像设备、选择搭配服装、尝试录像效果,还是设计提问、演练问答、网络投票等,任务更为繁重和复杂。2014年至今,复旦大学共有5位同学通过网络赛场晋级全国决赛。其中,2015年钟雨桐获得亚军,2016年刘涟获得季军。 

2015演讲大赛亚军钟雨桐,指导老师为万江波老师

2016演讲大赛季军刘涟,指导老师为时丽娜老师

 

对选手演讲能力的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对定题演讲的打磨。除了对演讲稿进行多次修改,每次集训都会不断演练、点评,并从不同视角提出新的问题进行质疑和深挖。二是即兴演讲和辩论的训练,这也是整个集训的重中之重,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话题由浅入深;准备时间也逐步递减,从起初的20分钟逐步减少到5分钟,使学生可以逐渐适应,加快整理思路的步伐,提高即时组织语言的能力。在集训过程中录像的作用不可低估。通过对每一次练习进行录制、反复观看及讨论,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台风、表情、眼神、手势等,并且提供了回顾及评估内容、语言和就同一话题进行反复演练和比较的极好机会。

 

话题的选择上,训练基本采用“外研社杯”历年演讲大赛的真题,包括图片题、视频题、谚语题、时事题等,使学生能适应各类题型以及解题方法和思路。此外,还选取若干世界各国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与学生探讨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智慧之言,给他们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并通过练习不断更新和形塑他们良好的“三观”,培养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强大的思辨能力。

复旦大学英语演讲人才培养模式

复旦大学注重对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和整理分析信息、逻辑推理和论证、判断总结以及思辨创新的能力。

 

除了对演讲选手进行个别密集培训外,历年来复旦大学使用过讲座制、导师制、人才库、“演说家之夜”等各种形式的辅助培训方式。

讲座制即定期邀请往届演讲比赛获奖选手或校友,以及演讲、辩论、戏剧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老师就特定主题来做讲座,为校内对演讲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较大范围的系统指导。

 

导师制则是演讲教学团队的核心教师们每人负责3-4位学生,定期进行系统的课外辅导和培训。

 

人才库是汇集各学期演讲课的优秀学生,不定期举办活动和交流甚至比赛等,推动演讲培训的纵深发展。

 

“演说家之夜”更是汇聚了近年来各项演讲辩论比赛的获奖学生组成核心团队,主导活动流程,教师轮流坐阵,监督、指导和评估,每周一次为校内有志于演讲的多名学生进行训练和评估,并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模式。

 

培养学生演讲能力时要着重注意进行口头呈现、笔头表达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具体能力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口头呈现的操练

这主要指对演讲名篇的模仿背诵和赏析讨论。对经典演讲的模仿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讲语言、发声方式、语音语调、语速姿态、抑扬顿挫等,通过改善输出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内化语言知识、改进语言习惯,充实演讲内容,提升演讲的感染力。

具体来说,模仿和背诵经典篇章主要通过帮助学生经历“入世”和“出世”两个阶段来达到效果。

 

第一阶段,学生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声音特点和个人喜好的一两个名家,有针对性地集中模仿其语音语调、抑扬顿挫、甚至手势眼神,学习其语言特点,了解其谋篇立意,领会其思维方式,领悟其情感意境,以进入地道生动的演讲世界,谓之“入世”。

 

第二阶段,通过大量深入的模仿和背诵,学生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演讲语言和思维方式,在具备更强领悟力之后,便可以逐步跳出既定框架,摆脱名家演讲模式的束缚,通过不断操练,最终找到并形成适合自己的演讲风格和呈现方式,享受演讲世界中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谓之“出世”。

 

这一训练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语言与呈现,提升批评鉴赏能力,吸收名篇的思想精髓,拓宽历史文化视野,更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模塑和影响,使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笔头表达的训练

写是说的前提,笔头表达不过关的学生口头表达必然困难重重。学生演讲中体现出来的最大问题往往是思想肤浅、中心模糊、逻辑松散、论点不清、论据缺乏等,而演讲的成败恰恰取决于思想内容及思维创新

 

教师在训练阶段可以给学生定期布置一些精选的阅读篇章和思考题范围最好涵盖各个领域,供学生在每天的自我演练过程中随时随地写下对话题的感想,并通过广泛阅读、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提取观点,多视角多维度多层面讨论话题,尽量自圆其说,做到条理清楚,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旁征博引,培养思辨好习惯。

教师则需要对其笔记定期进行评阅,纠正其语言错误,帮助其提升表达能力,更需要评析其主题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充足,论证是否完善。也可以在训练中让其针对相关话题进行口头呈现,并通过反复质询和挑战以督促学生不断深入话题。这些训练会成为即兴演讲训练极好的预备。

 

多种模式的结合

演讲是一种沟通,不是表演。它从来都不是对着空气自说自话,而是说者和听众间的持续互动。从进度和效率来看,师生一对一的演练无疑是最快最好的,沟通也是最直接最迅速的。但若是一直对着一个观众演讲,对培养与观众的互动具有局限性。所以比较理想的方式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交替进行

 

一对多可以形成一个小组,让学生之间有更多互相交流、互相倾听、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可以操练目光交流等,以及培养在多人面前自然呈现的胆量。

 

多对一则可以让多个老师对同一学生的同一演讲从不同角度进行评析和讨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多对多则特别有利于进行头脑风暴、提问、抢答或辩论等训练。不仅多位老师可以就同一个学生进行轮番盘问,学生也可以互相提问,同时还可以让不同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阐述,评判和比较各自优缺点,共同完善和提高。同时师生都可就演讲进行剖析和点评,多人提出更为客观全面的意见,也有助于锻炼学生们的聆听技能,学习评价演讲。

 

综合实力的培养

演讲是思想的交流,是一种综合实力的呈现。因此,除了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比赛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思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舞台掌控能力

 

学生的知识储备奠基于他的阅读量、知识面,以及对周遭事物和所处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则与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有关,考验他是否有活跃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分析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学生平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学生品格的考验。临场应变能力和舞台掌控能力跟学生的舞台经验有关,需要多年的训练和积累。

刘涟(中)在2016演讲大赛决赛现场

 

在备赛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评估以上各种能力,分析其相对薄弱的环节,有意识地指点迷津,强化训练,包括指导他有针对性地补习一些学科知识,帮助他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并一起集中磨练演习各类话题,不断训练其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种针对学生短板的综合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以上就是复旦大学十多年来针对英语演讲的人才选拔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时丽娜老师集合十多年实践经验之“精髓”整理归纳出的参赛“秘笈”,希望对各位备赛的老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看完时老师的分享是不是对备赛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只看文章不过瘾,还想和时老师面对面交流,

学习更多演讲技能?

机会来了!

7月9-11日,时老师将担任首期演讲备赛夏令营导师,

手把手助你征战演讲赛场!

1V1指导+N轮小组讨论,助力打造备赛讲稿  

演讲技巧系统传授,修补自我演讲短板

独家揭秘大赛环节,体验赛场实战模拟

更有5名网络赛场复赛名额虚席以待   全国仅余3席!

扫描右侧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快来与爱演讲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吧!